陵川新闻报纸电子版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
第2495期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陵川新闻

陵川新闻文化·艺术 明清两代白陉古道上的商贸活动 美丽的陵川——我的家 又见丁香 东头村丁香 古陵楼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04

明清两代白陉古道上的商贸活动

◎ 王旭勇

一、白陉的历史沿革

古代从山西省境内穿越太行山而出的主要通道有八个,即著名的“太行八陉”。位于太行山东南陵川县境内的一陉叫“白陉”,又名“孟门”。它南起河南省辉县市薄壁镇,途经陵川县马圪当乡、黄围山、八犊岭,到陵川县城以此为交通枢纽,而后北上至上党郡(今长治市),西下至古泫(今高平市),是晋豫两省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

“白陉”起源可追朔到春秋战国时期,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春秋时齐晋争霸,齐师由此入而代晋。

《辞海》对“白陉”的注释是:白陉,一名孟门,“太行八陉”的第三陉,在河南省辉县市西、为豫北、晋东南之间的交通隘道。

史料证明,至少在春秋时期,“白陉”就成了中原与晋东南地区的主要通道。道路的形成,不仅是为了满足战争时期调动兵马和运输军需物资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和平时期商业贸易的流通。

“白陉”在陵川县境内的道路位于晋、豫两省交汇地带,由县城至南太行著名的山岭——八犊岭,由岭而下,沿着横水河到黑猫沟(现在叫十里河大峡谷)口外,从悬崖绝壁的中部(古称七里辿),前行至小磢(七十二拐上端),再下七十二拐到磢底(双底)村,而后沿着马圪当大峡谷到省界甘河口进入河南省境内。自古南北物资流通全从这条道路输送,因此自然形成了道路沿途设立的商铺店号,以及专司运送货物职责的马帮、驮队和挑夫,成为商贾来往物流繁忙的商路。

由于年代久远,以及我国历朝历代官府重农轻商的观念,所以在隋唐及至宋、金、元时代的史料上,很难看到白陉之路上有关商业活动的专门记载。

在明代,山西的富商基本集中在山西南部,以“平阳、泽潞、富商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可见当时泽州、潞州两地商人的富裕程度是很高的。

根据清代雍正和光绪年的《山西通志》的统计,清代山西外出经商的泽洲、潞安府共42人(这在当时都是知名的商人),占全省63%以上,表明泽、潞两府商业非常活跃。

尽管由明至清的战争、灾荒、苛政等原因使富商们的经济实力受到一定挫折,但是商业贸易还保留着一定的兴盛趋势。

商业贸易的发展依靠道路流通交易,互通往来,因此“白陉”这条古道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宋、金时期

古诗词中的商业描述

尽管正史没有详细记载,但历代有关商业的信息在野史轶闻、民间传说、古迹遗址中还可以寻找到痕迹。在考察资料中,笔者发现了在陵川县的一些古诗词中,古代文人无意中创作的诗词咏吟的词句里写出了“白陉”上的商业活动情况。

一是宋代徐范写的《上太行》,诗曰:

路绕羊肠蹑屐跻,万山青碧总堪题。

举头日月中天近,极目乾坤五岳低。

自笑盐车骐骥厄,谁怜荆棘凤凰栖。

欲投古寺禅房宿,喜见僧归落日西。

诗中“自笑盐车骐骥厄”,写出了宋朝时这里就有盐车运输的活动交易。

二是金代秦略写的《谷靡靡》,诗曰:

谷靡靡,青割将来强半秕。

急忙春(舂)米送官仓,只恐秋风马尘起。

官仓远在莜麦山,南梯直上青云间。

梯危一上八九里,之字百折萦回还。

凭认说向监仓使,斛面莫教高一指。

请君沿路看担夫,汗颗多于所担米。

诗作者秦略是陵川人,他对本地的情况最为了解。他诗中“官仓远在攸麦山,南梯直上青云间。梯危一上八九里,之字百折萦回还”不仅写出了白径道路当时的外貌实况,也写出金代时老百姓成群结队运送官粮的情形。而在“凭认说向监仓使,斛面莫教高一指”(“斛”,指放粮食的容器,也作为一种量器。)这两句诗里,写出了当时仓库管理官员收粮时的无情苛刻,还有老百姓交粮时被克扣、挑毛病的难处。

三、明代商业与路的关系

陵川县地处山西的潞州、泽州、高平与河南辉县、修武县的交通中心区域,是地方行政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也是历朝历代商业贸易活动交流中心。当时与河南省的通商通旅,必须经由横水河至双底村的绝崖险道——七十二拐,所以这里成为各地商家关注的重点。如明代《重修道路碑记》就对修复白陉的道路、桥梁等工程,作了详尽的记录。

重修道路碑记

【明】王鼎新 邑人

夙闻蔡兴宗作万安之桥,颜师鲁治瘅南之道,及其后之子孙,或膺忠定之封,或享介休之福。故知修理桥梁,明微丕著如是者,乃若陵川县东离城七十里,如三里 ,七里辿以及仙人桥,东至孤围,西距洪水虎头山,相去廿余里。自嘉靖三年道始开焉。迩来日久,塌累不堪。其地多险阻,其境极崎岖,人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行路之人,罔不寒心。兹有辉县早生等乡范济仁、王好仁、汤继皋宿树德本,偕古泫处士武陈策、武献策、武三策、武论策兄弟,因三里河、东西碾河,小庄接境,素相交善,恐有九仞之功亏于一篑,谋议众善,喜施资财一百余金。自二月鸠工,趋势将 之巍峨曲折者斩木以通顺之;将辿之窄狭 岩者凿石而宽广之,以迄仙人桥之高平险阻修葺荡平焉,而行客无忧矣。然论功若德,即不敢与蔡兴宗、颜师鲁比隆第。其心苦缔造不遑假食,以冀成功而始终勿间。洵贤乎哉,洵贤乎哉!今值中秋,功将告成,早生等村耆老谒予请记。予不能文,特记功立石,永垂不朽,姑以是为记。

该碑文录于光绪年十修《陵川县志》,撰者王鼎新,明代陵川人。文中列出辉县、古泫(高平)及本县商界名人等策划公议和集资复白陉古道的事。从碑文中看出,自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开始。因为“迩来日久,塌累不堪。”所以才集资一百余金予以重修,在当时,筹集一百金的资金是巨大的,修路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通商,可见这条道路对商业贸易的重要性。

四、清朝历代商界修路碑文

到了清朝后,晋东南和豫北的商业日益兴旺,白陉道路成为两省商界共同维护的利益所在,如碑文所述:

“而怀在其南,卫在其东,彰在其东北,居人往来,高贩辐辏,莫不经石脊绝谳,猿投峻壑之区。……尤要冲者,自邑之八犊岭,至辉之薄壁镇,或通获嘉、修武,或达淇卫,汴梁,或历彰德以通山左。凡潞(长治)、泽(晋城)两郡,自西北而来者熙熙攘攘,莫不由之……”

“怀”,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境内,含孟州、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县),所产的山药名贵,习称“怀山药”,素有“怀参”之称,为全国之冠。

“卫”,指卫辉,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卫辉市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设置汲县,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治,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

“彰德”,指彰德府,府治河南省安阳市,金代曾辖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汤阴县和河北省的临漳县、辅岩县5县。

该碑文详细描述了“白陉”之路四通八达,而至相关两省的主要州府。同时也描述了当时“居人往来,商贩辐辏”的繁忙情景。

还有其他年代的有关碑文:

(一)补修东南路碑记(此碑原立于黄围村)。

补修东南路碑记

夏令日,九月除道,十月成梁。王政之行,每操之自上。现奉各宪饬修道路,意甚盛也。然大德不独举,大功不独盛。好善乐施,生人所同,四流五衍,六度八政,以及九功三德,各殊其途,归于一善。陵邑在万山深入,遗山先生所云[太行绝顶,俯视中州九千四百八十仞]者是也。而怀在其南,卫在其东,彰在其东北,居人往来,商贩辐辏,莫不经右脊绝山献,猿投峻壑之区。所恃一线羊肠,惊心怵目以达之耳。尤冲要者,自邑之八犊岭,至辉之薄壁镇,或通获嘉、修武,或达淇卫、汴梁,或历彰德以通山左。凡潞、泽两郡,自西北而来者,熙熙攘攘,莫不由之,岂可令人叹悬度之厄乎?前任孙公,曾经修理,利于跋涉,岁久倾圯,重宜整顿。适有有好义如徐本端、张臣等,议修险阻持簿捐金,诚善与人同。民之秉彝,当思乐助,使山峻者凿之,水 者填之,陡绝者纡徐之,盘蹬者坦平之,大 ,俱成康庄。数百里之内,利有攸往,货殖通矣,食物平矣,居者乐矣,行者如归,亦君子平其政之一端也。余忝不能独任,而九功三德,善人义士,何难各分之而载半去与,用作弁言。是役也,增修大王庙一座,石桥五座,七里辿边墙二千五百步,碑亭三间。经始于朝隆十九年五月十二日,告竣于二十一年十月初十日。功大时久,与其事者,例应载名。

从碑文记载中看出,补修道路工程始于乾隆十九年五月十二日,告竣于二十一年十月初十日。此碑文录于光绪十修《陵川县志》,撰者陈封舜,云南人,清进士,乾隆四十二年任陵川县令。

(二)重修山神庙碑(此碑立于双底村七十二拐上的山神庙内)。

“重修山神庙碑”详细地记载了当时重修白陉古道“山神庙”时,又创修茶亭二所,花墙一局。这新修的二所茶亭,完全是为了行路人旅途歇息和避雨的地方。可见当时人们对这条道路的重视程度。由于年代久远,该碑字迹模糊,但是该碑文记载了当时捐献银两的商铺字号共有九十二家,如此规模宏大的商家捐资修庙修路,完全表明了商业兴旺发达的情况。

(三)界碑(此碑立于磢底村七十二拐上的山神庙内)

在七十二拐小磢之巅,碑文记载的山神庙、茶亭现在已经坍塌,裸露在石崖外部的已经是残墙断壁,里面除保存有上述的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重修山神庙创修茶亭二所花墙一局》一通石碑外,还有嘉庆十八年(1796年)二月竖立的《界碑》一通。

《界碑》文:

“小磢之巅,钟磬号风,香烟含树。香焉,山神祠。诚当两省之要害,属往来之冲衢。凡以供侍人歇定,游士息肩,莫不蒙神之庇佑。岂可令其废坏乎?适客过,见其栋宇卧草栖烟,神像吞风饮雨,遂低徊留之不能去。因汇集里中,抄以慕建大殿,祈诸公捐资。同□盛举。俾栋宇之卧草栖烟者得以停云凝日,俾神像之吞风饮雨得以佩玉披金。庶凡人神同受其庇,成后勒石以记,使后之歇足息肩者知某村某信士之所施也;某工某善人之所助也;某座某像某缙绅之所敬而礼也。则不独富徒者继述之志,并以开来者保户之心矣。”

这通《界碑》是山西与河南两省地理位置分界线的标记。仔细读来,碑文起始写出了小磢之巅的地理位置,所在环境和风景,随之写出了为什么要修建《界碑》、山神庙和茶亭,以及修建工程捐资过程,捐资发起人等等,该碑文文字优美,内涵丰富,在简单的几百个字里写出了一项巨大工程的实际情况。

(四)七十二拐

双底村后峡谷间的“七十二拐”,当地人称为“七十二篑”,是“白陉”在陵川境内的咽喉要冲,绝崖险地,是在两崖之间折返七十二次的“之”字形爬山步道,全长约1.5公里,宽2,路面用青石块铺砌,沿路有护墙。明嘉靖时有重修碑记。在其下端的双底村原有碑亭,内立记述白陉的石碑89块。今碑亭已无,碑多损毁。该道路设计之精巧,路面之宽阔,修筑之规模,在当时那个年代可谓是工程浩大。完全是为了商旅的通行便捷。

(五)横水古民居

横水村是走上白陉古道后到达的第一个村庄。这里保存有三处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古民居。一处在村落入口处,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四合院,二层青砖结构,大青石板铺地,系清代官宦商贾之家。另二处在村西南,均为石墙青瓦,两层围合,是典型的清代山西四合院建筑。崖檐、门楼多装饰建筑小品,并有牌匾字刻,古色古香。

由于横水村位于八犊岭下的平缓地带与小磢之间的交通要道,所以自古以来是商品货物集散地及商旅客人的歇脚点。

五、马圪当乡境内的商业活动

由双底村至甘河口省界为马圪当大峡谷,白陉古道沿谷地河岸而通往河南,《陵川县交通志》对此描述是:“在陵川通往中原的横水——薄壁要道上,栈店的设置较多”。这里虽然峡谷纵横,但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田地肥沃,自古为物阜民丰之地,也是商旅通行之道。在商贸交流的带动下,明清时期马圪当乡境内的商业店铺兴盛,散见于沿路村庄和各个大村庄,有的商铺店号名称在乾隆年重修山神庙捐款功德碑中可以看到。在实地考察中,可在沿途看到一些老字号的遗迹。

1、武家湾村磨上自然村路边的“照兴义老店”,房屋为清代建筑,牌匾字迹较清晰。在此后不远有处古院落,青砖青瓦,房屋整齐,大门楣上镶嵌木匾“懋迁有无”四个字,“懋”,古文的含义是商贸交易,“懋迁有无”表明这里曾是货物交易,商铺买卖的地方。

2、武家湾村,该村原名上平甸。邻近与河南省薄壁镇相接的省界,村东有碑记载。这里地平广阔,村落依坡而建,村外即是大路。古时这里曾设有骡马大店,专供大批的马帮、驮队歇脚休息。一直延至民国。抗战时期,这里驻扎过国民党的大部队。

3、古石村,又叫孤石村,距离马圪当乡政府仅有一里路。这里地势平缓,远离山岭,让人称奇的是村口大庙里有一巨大的孤石头,高约3,形似一个圆球,不知道是怎样孤零零落在这处平地上。所以叫做“孤石村”,后来谐音为“古石村”。该村紧邻这条交通要道旁边,古时候路边多设有饭店、旅店和货物集散中心。

4、另据《陵川地名录》载,马圪当乡原有许多村名都与商铺有关:

1)好水铺,以前南方有一家商号在此开党参铺。

2)寺铺,(谐音丝铺)该村盛产桑树和蚕茧,村里开过丝铺。

3)长三地,为通往孟门的要道。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和白陉古道遗迹的考察,证明白陉古道起源很早,后来历经建设和修缮,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交通大道。在古代除了承载着军事、战争活动的功能外,平常则是山西和中原进行商业贸易的通道,尤其是明、清朝代,其商贸流通对晋豫两省商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全可以称为“晋豫商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中共陵川县委 陵川县人民政府(copyright-2017) 地址:陵川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电话:0356-6204500 梅园东街1号
晋ICP备17010656号 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17号
关注莲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