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一水话七夕◎ 秦利华
小时候跟爸妈上街赶集,我常感觉自己像头小毛驴,目光缰绳一样系在地摊前的小人书上,自己绕着书摊左翻右转不舍得走。卖书人心里得意,故意让我翻看二三页之后把书夺下。爸妈拉不走我,只好容我买一两本,而我常常千挑万捡,难以取舍。
这些小人书里包罗许多古代故事,其中就有鹊桥相会。虽然长大后明白这些都是古人依托天上的星系编出的故事,但那些植根记忆里的凄美画面还是一页页浮现。
前些天听人谈七夕,脑子里莫名的跃出了牛郎的形象:他灰布短袍,头发以竹簪束起,袖口裤管紧束,一看就是个劳作的好手。他肩挑两只箩筐,里面是一对尚在襁褓中的娇儿。此刻,他正面对宽阔的天河愁眉难展,河对岸依稀有他的妻子也在翘首企盼,他们只能掰着指头倒数日子,十五天、十四天……
我下意识抬头望向天际,月朗星稀,白云掩映,哪里真有这样的场景啊!我不禁晃了晃胡思乱想的脑袋,想把这些杂念清掉,却又对这个想象中男子的处境担心起来。
在我的记忆中,织女和牵牛因私情受罚,牵牛被贬下凡尘,织女在天庭织云锦。后来得益于老牛的相助,他们居然还能在人间做几年小夫妻,并有一双儿女承欢膝下。只是,他们身份的原罪并没解除,天庭律条象一把宝剑一直高悬在头顶。结尾来了,牛郎很无助。王母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彻底挡住了他追上天的脚步,让他一家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世间处处有制度、有法律、有游戏规则,只为追求一己幸福而逃离自身所处的群体,终归是无法过正常日子的。好在王母有点过意不去,半情不愿的给了他们一项特殊恩遇,于是就有了传统节日——“七夕”。
有人称七夕为中国的情人节,我总觉得有些牵强。西式的“情人节”以其直白浓烈的味道风行在年轻人中间,让这一天玫瑰满街巷,甚至连长相相似的月季也冒名享受三千宠爱,幸福是可以拿来炫的。中国人过七夕则要内敛的多,他们更愿意过得私密些,不像西方情人节那么张扬。
另外,能让中国人纪念的故事都厚重,比如《梁祝》、《七仙女与董永》,故事撩人情感,惹人伤心,一幕幕看着多累!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七夕其实蛮纠结的。
不过,节日还是要过。只是这么一来,各人都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过法,七夕就缺少了像情人节那样的统一模式。
文人墨客来传唱。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甚早,始于《诗经》。经两千多年的传播,后人既填充了内容,也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文人墨客们充分挖掘素材,生产出许多金句。比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让人久久回味,余韵无穷的名句终归还是亏了王母的金钗一划啊。
市井里弄就“乞巧”。发展才是硬道理,“凡妇俗女”们不顾这天人家一家正享受难得的团聚,只求自己能够乞得灵巧,这一天就被改造成教育女儿的时机了。
有情男女寄期许。唐代的李隆基和杨玉环就曾在七夕夜晚把酒赏月、倾吐相思,许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长久宏愿,演绎出另一段生离死别的爱情传奇。
现在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逐渐回归,过淡了情人节开始推崇七夕,这是很可喜的社会现象。假设有朝一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七夕文化也飘洋过海,外国妇女都来乞巧,多有趣?或许会带动中式纺织、剪纸艺术热起来。如果能让洋恋人们约会改钻葡萄架,或者也在皎皎明月下,盈盈一水间牵肠绞肚,挤出几滴洋味儿十足的相思泪,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