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文萃
故乡一片月◎王立清
小时候对“中秋节”的称谓不甚明了,只知道每年都要过“八月十五”,这里的“过”是过节的“过”,不是经过的“过”。我私下认为,“中秋节”是书上的称谓,是文化人的称谓,老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就是农历,习惯叫“八月十五”,农村的小孩子自然也就只知道“八月十五”了。我这说的是改革开放前的事,改革开放40年了,经过改革大潮的不断洗礼,如今的农村,估计人们对“中秋节”的称谓已经不陌生了吧。
我小时候盼着过“八月十五”,是从每年过完五月初五端午节就开始了的。那时候粗茶淡饭堪堪能吃饱,五月初五的糖糕和八月十五的月饼,对我们小孩子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其实那时候的月饼品种单调,材质普通,形象粗鄙,味道一般,包装简陋,常见的就是每5个月饼为一斤,把月饼摞起来用一层薄薄的颜色纸简单裹住,再用一根细细的纸绳捆着。即便如此,大多数人家也消费不起,少数条件稍好的人家能买个一斤二斤,大多数人家就只能轮个买而不敢轮斤称。那时候,八月十五全家分吃一个月饼的事并不稀罕,把一个月饼用菜刀切成平分的小块,每人一块,偶尔幸运的时候,小孩子能够多吃一块。嘴里咀嚼着硬梆梆的一口月饼,心里早就乐开了花,感觉这口月饼无比香甜,真是人世间无上的美味!
那时候倒没有也不可能去探索,思考,挖掘“八月十五”的内涵和意义,倒是从小就听父辈讲过“熊山吐月”的故事,这是我故乡一个美丽的传说,“熊山吐月”还是陵川古代八景之一:我故乡有山名叫熊山,上有双峰,宛如两只熊耳朵,故也叫熊耳山,中秋月圆之夜,一轮明月从两只熊耳朵之间徐徐升起,恰似从熊山吐出一般,明月皎洁如洗,倒衬黛色熊耳,愈显冰清玉洁。“熊山吐月”与泽州的“珏山吐月”可有一拼!遗憾的是我从小在老家伴随着“熊山吐月”的传说长大,却未有机会去熊山赏月,哪怕一次!去熊山赏月于我而言一直是个梦!
上学以后,在历史课本里才第一次知道了月饼古已有之,还很不凡:元朝末年,人们曾利用相互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起义反元,月饼是立过功的。在佩服古人智慧的同时平添了一份对月饼的敬意。
大了以后才渐渐明白,月饼只是一种元素,一种载体,它承载的是人们对一家人“团圆和睦”的美好愿望,八月十五最本质的特征是团圆而非月饼。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诗,道出了八月十五的本质,道尽了人们对亲人的相思之殷。
又近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社会,无问西东,只愿亲人各自安好! 更祝愿祖国好!人民好!
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