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个体经济发展点滴回忆 郝军雷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放宽了经济政策,允许社队集体经商办企业,全县商品交易品种和社会商品零售额不断增加,这一时期虽然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集贸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也如雨后的春笋快速成长。我县涌现了一批以“豆芽姑娘”原桂梅、身残志坚的补鞋匠魏志存为代表优秀个体从业者。
1982年秋天,原桂梅得到学校通知,中考分数未达到高中录取线,接到通知后,原桂梅就象霜打过的小苗,少气无力,童年时读高中上大学的美好幢景就此破灭,前途变得虚无缥缈。夜晚,原桂梅躺在床上翻来复去、不能入睡,她想,自已也是喝过不少墨水的人,总得为自己找条出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去街上买豆芽改善生活,当时买豆芽的人很多,她站在队伍的倒数第三位,等到轮到她时,豆芽卖光了,只好空手回家。回家的路上,她暗自琢磨,买豆芽这么难,要是多有几家就好了,我能不能干这个?当一个“豆芽姑娘”。特别是落实生产责任制后,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豆芽需求量大,销售肯定不成问题,同时也能给自己寻找一条致富路,两全其美。
主意拿定后,原桂梅高高兴兴回到家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一听,不但没有同意,反而引起一场风波,他们都说:一个十七八岁的黄毛丫头,想挣钱,做买卖,没那么容易。邻居们也说,原家姑娘没考上高中,想要当什么个体户,最后不仅挣不到钱,还得背上一身债。面对父母的不解、邻居的嘲笑,原桂梅却吃了称砣铁了心。原来,原桂梅的父母不是不想挣钱,是被文革割尾巴割怕了,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过神州大地,但老实巴交的农民还在观望、等待,始终不敢吃第一口“螃蟹”。但是年青的原桂梅做到了,在三中全会的鼓舞下,她成为了一个卖豆芽的个体户。
在改革春风的鼓舞下,勇敢冲破思想篱笆,走上个体发展道路的还有身残志坚的魏志存。魏志存,平城人,幼年时,因一场疾病失去了右腿,成为了一个残疾人。为了养活自己,刚过十五岁,他就开始学习修鞋。改革开放后,他向工商部门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平城镇最早的一批个体从业者。小小的修鞋铺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对一个残疾人来说,昔日的理想今朝成为现实,并不断地把希望做大做强。经过几年的发展,魏志存不再满足于修鞋,他把修鞋铺变成了信息站,同时为群众提供各种致富信息。1986年,当时的平城镇仅有4台锁边机,每到逢年过节,便出现了群众缝纫锁边排队挨号的热闹景象,魏志存悄悄拿出攒了好几年的积蓄,买来了一台缝纫锁边机,又加入了缝纫锁边的行业。
“豆芽姑娘”原桂梅、身残志坚的补鞋匠魏志存是我县改革开放后,最早冲破思想篱笆,加入个体从业大军,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更是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时代缩影。
以上世纪80年代为例:1981年全县新登记工业企业204户,个体户92户;上市交易品种150种,全年交易额194万元。1982年,全县共有个体户198户,从业人员229人,个体私营经济营业额达到23.8万元。1984年,全县共有个体户1288户,从业人员达到了2124人,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了602万元。1985年,全县国有和集体企业共有498户,分支机构737户。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