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地情编研紧扣节点
在编纂县志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要求县志办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开展地情资料挖掘和研究。2003年陵川县委提出了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建设“旅游大县、文化大县、畜牧大县、药材大县”的战略目标,时任县委书记张满祥、县长焦光善责成县志办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以挖掘陵川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志书《王莽岭志》编研之中。为方便下乡搜集资料,为县志办解决了工作用车,大大加快了《王莽岭志》的编辑进程。《王莽岭志》反映了陵川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脉络,集中展示了我县王莽岭、凤凰欢乐谷、棋子山、黄围、西溪、锡崖沟等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宣传陵川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付印后的《王莽岭志》成功入选山西省旅游景区志系列丛书。 地方百科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知识和事实资料的一方全史。2008年,时任县委书记马四清、县长茹栋梅安排县志办启动了《陵川百科》的编纂工作,在编纂过程中,多次对《陵川百科》的编纂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陵川百科》的“全面、准确、严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2年的辛勤编纂,《陵川百科》于2010年9月编纂成书,成为各界人士认识陵川、了解陵川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民俗是千百年来流传积淀的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2012年,为了充分挖掘陵川丰富的民俗文化,时任县委书记马四清、县长石云峰安排县志办启动了《陵川民俗》一书的编纂。该书从人生礼仪、岁时节日、衣食住行、宗族村落、农家生产、市井商贸、信仰宗教、乡村社火、方言俗语等9个方面对陵川的民情风俗进行了深入解读,是对陵川人民在走向文明进步中历史足迹的最好记录。2013年4月一经出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该书在山西省属首部对一地民俗风情进行详细介绍的书籍,受到了时任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茂盛主任的高度评价。
郝经是陵川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深度挖掘整理其治学理念、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政治观点、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2014年,时任县委书记石云峰、县长胡晓刚对郝经学术研究寄予颇高希望,大力支持县志办启动《郝经言论辑录》一书的编纂。历时一年,县志办工作人员对郝经的“论学、论道、论德、论政、论文”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使郝经这个历史人物在陵川人民的心中更加清晰,也为陵川人民的治学、修身、论道、理政等提供了学习范本。
进入新时代,县委、县政府吹响了发展全域旅游的集结号。2016年,为了将一个全新的全景陵川推介到全国,县委书记胡晓刚、县长任彩虹经过调研,安排县志办对全县地情资料予以重新搜集订正,整理撰写《陵川概况》,旨在统一口径准确宣传陵川。经过县志办人员紧锣密鼓的工作,又几经相关领导审核,该书于2017年2月成书,多次被用于陵川参加国家和省级交易博览会,对外界了解陵川、认识陵川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本县,这版《陵川概况》被发至党政机关、企业、学校、景区、酒店,受到了全县机关单位、旅游景区、酒店宾馆、工业企业的好评,成为宣传陵川、推介陵川的又一重要资料。
旧志整理捷报频传
陵川旧志是陵川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挖掘整理陵川旧志对传承陵川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修志历史悠久,早在明弘治年间就有《陵川县志》编纂问世。但因年代久远、保护不善,本县历代的古县志散佚非常严重。第一修至第四修陵川县志均已遗佚不存,第五修至第八修也仅在北京、上海等图书馆有胶卷版,且版本价格不菲。民国22年纂修的第九修《陵川县志》县档案馆仅存1部残书。1963年纂修的第十修《陵川县志》因历史原因,没有公开出版,仅以内部资料形式印刷了200套,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惨遭劫难,存世极少。为了充分挖掘陵川县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使古老的《陵川县志》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经常垂询工作情况,了解工作进展,要求县志办根据本县实际,本着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开展工作。2012年,时任县委书记马四清、县长石云峰批准启动了清乾隆五年纂修的《陵川县志》点校。2013年,县委对县志办班子进行了调整,加快了县志点校工作的实质性进程。在点校过程中,县志办购买了《康熙字典》《古汉语字典》等多种书籍进行专门学习培训,克服了古文的晦涩难懂、繁体字的生疏异形等多重困难,使成书质量大为提升。2013年12月审定稿完成,并以内部资料印刷发行。
2016年,针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县委书记胡晓刚多次对县志办工作提出要求,指出:“县志工作就是要弄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一定要挖掘整理好古县志、古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和文脉延续工作。”县长任彩虹在县级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旧志整理翻印经费,并通过个人关系帮助县志办寻找旧志版本,确保了旧志整理工作迈入快车道。
遵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指示,2016年,先行完成了清光绪八年版《陵川县志》整理,全书共30卷,书中详细记载了清光绪年间陵川的山川、城廓、疆域、物产及各方面情况。2017年,寻找和整理了民国22年版《陵川县志》和1963年版《陵川县志》。其中民国22年版《陵川县志》全书共十卷,书中对陵川县中华民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1963年版《陵川县志》全书共26章,100余万字,书名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写,书中内容更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18年5月,整理翻印了清乾隆四十三年版《陵川县志》。10月,我县康熙十三年纂修的《陵川县志》又被确认找到,并达成复制协议准备付印。至此,我县现在存世的旧志已全部得到挖掘保护,这些旧志成为陵川人民认识了解陵川历史的重要载体。
在两年多的旧志整理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县志办开辟多种渠道搜集旧志版本,去伪存真,打造精品。县志部门的同志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八方求索,不顾鞍马奔波之劳顿,不顾讨价还价之嘲讽,矢志不移投身工作,使我县旧志整理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走在了前列。系列旧志的整理翻印,使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的陵川方志文化资源以一定规模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了解历史、认识陵川、挖掘优秀文化资源的需要,也使我县的旧县志得到了恢复和保护。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对陵川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年鉴编纂规范推进
2003年,我县开始了陵川年鉴编纂工作,但由于县级财力有限,年鉴编纂工作时断时续,编出的年鉴都以内部资料形式印刷。这不仅不利于《陵川年鉴》的对外交流,更不利于我县年鉴编纂水平的提高。2016年,县委、县政府领导明确提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方志工作‘一纳入、八到位’要求,足额保证年鉴编纂印刷经费,《陵川年鉴》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至此,我县的年鉴编纂走上了规范、科学、严谨的正常轨道。与此同时,县志办在年鉴编纂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瞄准精品年鉴,严格执行《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山西省综合年鉴编纂规范》,将精品意识贯穿于编纂全过程,严把政治关、体例关、史实关和文字关,在篇目设计、二级目提炼、文字运用、数据真实性等方面狠下功夫,每年年鉴都做到了4编4校4审,确保了《陵川年鉴》的品质和质量逐年提升,从2013年至今,实现了连续五年受到省级表彰。
盛世修志方兴未艾
随着读志用志人群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机关单位和乡(镇)村都开始注重志书编纂。1980年以来,我县行业志方面先后有《陵川县交通志》《陵川建设志》《陵川电力工业志》《陵川县民政志》《陵川县水务志》《陵川县曲艺志》《陵川县军事志》《陵川县老干部志》《陵川县老干部综治办志》《陵川县人民医院志》等10部编纂出版;乡村志方面先后有《崇文镇志》《平城镇志》《杨村村志》《礼义村志》《城西社区志》《椅掌村志》《小召村志》《后山村志》《下川村志》《玉泉村志》《附城村志》《沙上头村志》《杨寨村志》《石井村志》《曹庄村志》等15部出版。这些行业志和乡村志的编纂出版,有力地补充了陵川县志没有记述到的内容,为丰富和完善全县各行各业的史志资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县志是对一县历史的鲜活记忆,历史将永远记住那些关心县志工作和致力于县志事业的人的名字和身影。回首改革开放40年来陵川的修志历程,我县的县志工作能从“单一的县志编纂”向“县志编纂、地情资料编辑、旧志整理、年鉴编纂、行业乡村志编修”五大方面全面进军,形成全县上下修志用志的大好局面,不仅有赖于全县广大史志工作者潜心修志、淡泊明志的无私奉献方志精神,更加有赖于历届县委、县政府主官对县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没有他们为县志工作把航定舵,没有他们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县志事业就根本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展望未来,美丽陵川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新时代的县志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11613”发展战略和全县农林文旅康事业发展,积极致力于挖掘陵川县传统文化资源,为全县的“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三基建设”三件大事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为服务陵川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编纂更多更好的精品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