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新闻报纸电子版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
第2494期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陵川新闻

陵川新闻综合 菊巘山的来历 陵川一中参加山西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佳绩 我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张九萍在陵川县驻村调研 “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嬗变 (上接1版) 陵川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备案和停征强制检定收费的通告 遗失声明

综合
综合
03

菊巘山的来历

□ □秦宝龙

2.5公里的狮古桥村东南有一座山,习惯上被老百姓称为龙王山。这座山东至张门前,西到卓洼,南至岳家庄,北对云谷图。周围长6公里。山势圆润,看似龙头,为土石结构。主峰海拔1377。山虽不高,但古时候在县境内颇为有名。而且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菊巘(yǎn)山。翻阅各类志书,都称此山因古时盛产菊花而得名“菊巘”。清·雍正《泽州府志》和光绪《陵川县新志》都记载:“菊巘山,邑东五里,高二里许,多产菊。有捍水口,一名漳门。上有龙王祠。”此意是说,菊巘山山脚为陵川城之出水口,城内之水至此合流,而下水之口,仅有丈余,曰“漳门”,所以又叫漳门山(现附近有一村庄叫张门前,就是由“漳门前”演变而来)。古时称“漳”者,意谓从山顶高处而来流至低处的河水。将城东称为“漳门”,意谓河流出口。古人为了防治水患,在菊巘山东南方巽(xùn)位上建白龙王庙一座。“巽”意指顺风顺水。因雨水又叫“白水”,即地表水,所以在此修建掌管白水之龙王庙即白龙王庙,以区别于西溪之滨因泉水而建的龙王庙。之后人们也将该山称为龙王山。据清光绪八年《陵川县新志》记载,白龙王庙原建于“胜国”。《辞海》释义“胜国”为“被胜之国,即亡国,也就是指上一朝代”,这里指建于明朝。但白龙王庙所建具体年代以及始有龙王山称谓的年代,无从可考。

菊巘山曾是古时县城著名的景点之一。区域内有龙王庙、生祠、王公卓笔峰(文峰塔)、束潆(yǐng,繁体为“濴”)亭等著名景观。

古时候,菊巘山菊花遍地,油松满山;清风徐来,花香习习,松涛阵阵。清光绪《陵川县新志》记载,山上古树系清顺治年间县令黄国璨率邑民所植,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山上庙宇、石塔、亭台点缀于绿树之中,绿红相间,动静相融,浑然一体,可惜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被日军修筑碉堡时全部破坏”,1963年版《陵川县志》有此记载。现在看到的松林是陵川解放后所植。过去每年六月,山上都有盛大庙会,香火缭绕;夏日常有贤人雅士登峰赏景,把酒问盏。闲坐松下,尽享清风,登临塔巅,远观全城。倘遇雾霭降临,观城似海市蜃楼,唯我居高独尊。晚霞映照,山如框中墨画,独是风流多娇。松风送爽,心旷神怡,实为陵川清凉胜境中之胜境。在外商贾多以是“陵川菊巘人”为傲,文人雅士以为陵川菊巘山吟咏为雅。现在随着县城扩建,菊巘山已成为典型的“城中山”,成为百姓休闲、晨练极佳去处。

菊巘山上的龙王庙为县境内规模最大的龙王庙,为两进院。占地长约二十七丈,宽约十六丈,建筑恢宏,庙貌森严。山门口塑有4尊塑像,称为把门将军。中央大殿宽敞宏大,殿内奉黑、白两尊龙王爷。龙王爷身穿衮袍,头戴平天冠。两面塑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个个气度不凡。据传,古时逢干旱,则进庙求雨泽;遇雨涝,则上山祈平安,多有灵验。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为菊巘山龙王庙会,会期半个月。起会时,各村都要集体组织来这里给龙王“进香”,以求得一年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迓鼓、八音会、秧歌舞、花轿舞、狮子舞、龙舞、抬阁、扛桩、武故事等民间艺术队伍样样俱全。在巡游队伍中颇具特色的是“打马痞”,由一人扮演不敬神、不尽孝、不守业、不安分的“马痞”,穿着破裤,光着上身,手中提大铡刀,自己用刀不断拍打自己的背,不惜渗血露肉。意为自己处罚自己,向神忏悔,求得神的谅解。庙会期间,各地的商贩纷纷前来,京广百货、农具铁货、土特产品、卖艺杂耍无所不有。高平县衙还在这里建有三间固定货棚,称为“官坊”。而庙内则是前台唱戏,后台秧歌,喧天鼓乐,延续半月。该庙毁于日军占领陵川之时。

龙王庙的偏殿为“生祠”,即为活人建的祠堂。祠堂内塑有两尊县令塑像,一尊是清顺治十二年(1655)间陵川县令黄国璨(山东郓城人),一尊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间陵川县令杨光海(四川新都县人)。两位县令任职相差206年,却同是勤政爱民、政绩卓著的好县官。龙王山的大松坡就是黄国璨履职陵川时率众所植。为了种树,黄县令还立了一个特殊的规矩:凡官司赢家,鼓励到龙王山植松20株,凡输家,惩罚在龙王山植松40株。久而久之,山越来越绿,民间诉讼也越来越少。人们崇尚贤明,感恩良官,自发塑像于庙中,时时供奉。

在神庙里为官宦塑像,是菊巘山龙王庙独树一帜的特色。传说黄县令告老还乡后,脚面上无缘无故生出一个脓疮,百药无效,疼痛难忍。后经家人给他“查看”,方知病根在龙王山上。派人到龙王山寻由,却见黄老爷塑像的脚面上有一漏洞。细察却见一屋瓦已破,雨水从缝隙滴漏而致。黄家人恍然大悟,将情况告知社头。社头速请匠工维修。说也怪,还未等来人回到家中,黄县令的脚疮即刻痊愈。

在菊巘山南原有砖塔1座,名曰“卓笔峰”。塔呈六角形,高13级,从塔内循梯而上可达塔顶。第三层壁上,有欧阳修行书石刻“直上三千”四个大字。据考此塔乃清康熙年间一位叫王宏远的县令所修。王县令上任初始,深感陵川的文风衰落,难匹往昔,故设宴召集县城的父老百姓,一起商讨兴教育人的大事,以期陵川文风大振,遂在县城巽位(指顺风顺水处)恰好也是菊巘山上修建文峰塔,取名“卓笔峰”,寄寓本县从此文风大振,多出“如椽大笔”的文豪。果然,以后的读书人在科举中纷纷连获功名。乡民为了纪念此事,就把宝塔称为“王公卓笔峰”。现如今的卓洼村村名即来缘于此塔。松茂草密的乱石中,现在仍然可见六边形塔基。塔基前方巍然矗立着一通高大的遗留石碑。碑阳镌刻着“王公卓笔峰”五个大字。碑有跋文,略述建塔之缘由及功德,跋文由陵川时任县令王宏远的弟弟(亦或是同姓同乡)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前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日讲官起居注黄冈王封溁(yíng)撰,立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

菊巘山下还有一个景观叫束潆亭,它的来源和泄洪羊河有关。菊巘山山脚为陵川城之出水口,城内之水至此合流。如遇雨季,汹汹涌涌,势不可当。如若决口,附近良田百顷则被冲涮成灾,历任县令多有修葺而未能绝其后患。乾隆十三年(1748)县令陈封舜遂组织人力,将坝基加宽,坝头加高增固,以防水患,并在之上立亭以镇水口。陈县令并凤台令沈公共命名曰“束潆亭”。束者,把握、掌控也。潆者,水头也。束潆,掌握水之规也。束潆亭,不仅起镇水之用,且为菊巘山多一景致,后多有文人亭下赏景赋诗。

菊巘山、龙王庙、生祠、王公卓笔峰、束潆亭,曾是陵川县城优雅景致。随着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和县城的大开发,菊巘山必将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巘山的来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中共陵川县委 陵川县人民政府(copyright-2017) 地址:陵川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电话:0356-6204500 梅园东街1号
晋ICP备17010656号 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17号
关注莲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