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人大常委会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 关于陵川县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18年3月22日陵川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陵川县人大常委会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海富
陵川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了县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陵川县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会前,县人大财经工委进行了初审,并提交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审查,县人大常委会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根据人大常委会审查意见,结合各代表团和代表们的建议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181693万元,比去年增长15923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为18169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为零,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2218万元,总支出11744万元,结余为474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无收入、无支出,年初未作安排。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三项,收入共完成43731万元,支出完成32443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1288万元,年末累计滚存结余35204万元。
全县清理盘活以前年度安排各单位结余资金及其他资金14094万元,盘活资金收回总预算统筹安排用于2017年急需资金的重点民生项目,当年已安排使用10448万元,年末未安排结转下年继续使用3646万元。
当年新增专项债券6000万元,年末债务余额52825.48万元,其中债券余额48500万元,存量债务4325.48万元;年底债务限额为5.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4.3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2亿元。
涉农资金共整合28535.65万元,全部列支到“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为重点的精准扶贫100个大项目中。
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不折不扣执行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预算决议,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持经济发展趋稳向好,预算执行取得了较好成绩。
成绩值得肯定,但一些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收支矛盾还很突出。尽管经济形势和财税收入有所回升,但我县自身财力体量小,经济基础薄弱,支出的主要来源是上级转移支付,财政收支矛盾面临难以平衡的局面,开源节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仍然是我县财政工作的遵循。二是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已开展了几年,但对照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预算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改革的步伐很快,原有的管理理念与新时代财政管理方式不相适应,特别是在加快支出进度和保证资金安全方面,既要保证资金安全,又要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就要求在管理工作中创新思维,尽力而为,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二、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期13189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应预安排13189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收入568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相应预安排5689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期收入5000万元,相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5000万元。
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城乡居民三项基本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完成43602万元,支出预计完成37383万元,当年收支结余6219万元,年末累计滚存结余41423万元。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1005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45万元,下降12.61%。
2018年我县需要负担的还本付息资金为1646万元。
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指导思想明确,符合《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建议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县人民政府提出的2018年预算草案,批准《关于陵川县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2018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于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千方百计抓机遇,不失时机争支持。要紧抓国家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补短板的战略机遇和政策投资空间,千方百计不失时机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补齐我县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
(二)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绿色协调发展。发挥投资拉动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大财政对政府重点投资的保障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保障全县重点投资支出资金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续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韧性;强化治税协调机制,准确掌握税源变化,调动各征收部门的工作能动性,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征收中的具体困难,做到应收尽收。
(三)改善民生补齐短板,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实行“有保有压”的支出政策,确保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推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突出问题导向,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构建公共财政的重点任务来抓。
(四)锐意进取,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树立高质量发展思维,严格预算绩效管理 ;要用活预算结余资金,结合部门的事业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