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名考
人们向有“平顺不平,陵川不川”之说,不仅是指两县县名与两县的地形地貌不合,而且是对两县县名的质疑。
平顺是明嘉靖八年(1529年),嘉靖皇帝剿平潞州青羊里农民暴动后析黎城县五里、潞城县十六里、壶关县十里共三十一里置平顺县,明世宗以“剿平逆贼,地方驯顺”之意赐名,并升潞州为潞安府,在府城设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
陵川则是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汉泫氏县,改置陵川县至今,已逾一千五百多年。《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载:“陵川,汉泫氏县,隋改陵川,武德初属盖州,贞观元年隶泽州”。又载:“高平 汉泫氏县地。武德元年,于县置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盖城四县。贞观元年,废盖州,来属”。《泽州府志·卷十三·古迹》“按:高平乃汉泫氏县地,而县治实在陵川也。”这条史料是对以前“陵川是从高平分出来的”说法的一个巅覆。如果县治在陵川,高平则是从泫氏分出来的,陵川应成为承传“泫氏县”的主体。正如泽州,得名在阳城,治所在晋城。而泫氏亦然,泫水在高平,治所在陵川。对于陵川的介绍,也应该是:陵川,古称泫氏……。”
但自明弘治三年创设《陵川县志》至今,已经有十二修,然对县名的来历,始今未得正意,对此多是穿凿附会,望文取义,甚至引用传说而不考证。造成府抄县志,省抄府志,以讹传讹,牵强附会,遗谬后人。
一、关于“陵川”的几种说法
1、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卷一五·泽州·陵川县》载:“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陵川县,因川为名”;
2、成书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的《大明一统志·卷二十一·泽州》目下写到:“陵川县,本汉泫氏县地,隋初析置,属泽州。因县境陵阜环列,故名”;
3、成书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万历《山西通志》载:“陵川县,本汉泫氏县地,隋初析置,属泽州。因县境陵阜环列,故名。”因袭了《大明一统志》的说法;
4、明弘治十一年,邑人都永思创建《陵川县志》,说“陵川僻处太行奥区,峰峨岫峍,谷邃涧陁,缘幽僻故,割高平提封,即其城城焉”;
5、明万历《泽州志》是泽州的第一部地方志,。在“方舆志·陵川”条目下写到:“按《县志》:陵川僻处太行奥区,峰峨岫峍,谷邃涧陁,缘幽僻故,割高平提封,即其城城焉。”因袭明弘治十一年,邑人都永思创建《陵川县志》的说法;
6、《读史方舆纪要》卷43:陵川县“以县多陵阜而名”;
7、《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和《山西历史地名录》:“以县有陵阳水,故名陵川”;
8、《陵川地名录》(1985版)说:“陵者,县内有陵阳水;川者,县内多以川为村名,如:东川、下川、后川、郭家川等。”因此得名;
7、传说“先有崇安,后有陵川”。郝经有诗云:“都门长啸气凭陵,瓜割中原霸业兴。夜葬山间人不见,至今犹有守坟僧。”认为陵者、崇安寺旁的石勒陵也,川字则无了下文;
二、“陵川”释义
(一)、从字面上讲:
陵,《说文解字》,大阜也。从阜从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合起来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有八种含义:
1、底边为四边形的大土山;
2、 帝王陵墓;
3、 山头、山之脊;例句: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
4、 超越,逾越;
5、上升,登攀;
6、 欺侮,欺压;
7、通“凌”,凌驾;
8、日渐衰微;
川,《说文解字》,贯川通流水也;
1、象流水之形;本义:河流。
2、《管子·度地》,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
3、河流的源头;
4、平地,平野;
5、 旅途;
(二)、陵川的地形地貌
1、陵川三山
《中国地理志》载: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 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板山,海拔为1791米。佛子山,海拔为1745米。
板山 古名白壑山。位于陵川县六泉村北3公里处。东接锥山,西连佛山,南临六泉后,北到南沟村。周长约13公里。主峰1791.6米,为南太行山最高峰。
佛子山、俗称佛山,位于陵川县六泉乡艾仓村南,主峰海拔1745米,因山形似佛头,故名。佛子山雄踞太行绝顶,山势挺拔突兀,奇异险峻。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具泰山之雄伟,兼峨嵋之秀丽。山中有古寺栖云寺。元好问说:佛山之高,黄河可睫。
黄沙山,古名天乙山。主峰海拔1476.2米。县志载:邑之主山,位于陵川县平城镇西南2公里数处。为黄河流域(丹河)和海河流域(卫河)的分水岭。
2、陵川四水
一是浙水:据《海河志》载,淇河有三个源头,即北源浙水河、中源赤叶河、南源沙窑河,且源头均在山西省陵川县境。根据支流最长为源头的原则,淅水则为淇河之正源。 源出原冶头乡浙水村,系淇河的东源。由发源于山西省壶关县的东井岭处的王莽河及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六泉乡的浙水河在桥上村相汇后形成浙河, 在合涧镇嘴上村西入林州市境,过合涧镇、经万泉湖,原康镇、桂林镇,到临淇镇河口村与南源汇合为淇河,总长约90公里,由于浙河纵坡差很大,两岸多山谷,每逢大雨,山洪陡涨陡落,水势凶猛,行人涉渡困难,当地群众有“浙河不过膝”之说。
中源赤叶河,为香磨河上游源头,香磨河上游由六泉河和赤叶河两条支流组成。六泉河源出冶头附近的老牛湾,流经石家坡、西湾、六泉、沙场等地,赤叶河源出冶南村附近的畈脑岭(方脑岭),流经土窑、小垛、井河、高家、赤叶河等地。这两条支流至隔河相汇,继续东流,经西掌洼、嘴上、至东磢脑进入河南辉县。
南源沙窑河,源头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西莲花山下的老潭根。是由源于老潭根的沙窑河、源于王莽岭北坡的龙潭沟河、源于辉县市郭亮风景区的郭亮河以及附近山上的山泉汇合而成,统称沙窑河。在辉县,过三郊口乡,在南寨镇与中源汇合,继续东流,过要子街村进入林州市境内,过临淇镇北流,至河口村汇合北源淅河,为淇河。
二是蒲水(俗称秦家庄河),源于陵川县马鞍山壑山岭,流至新庄汇入西大河,长约7.5公里,河床宽约7米;和发源于陵川杨村乡境内池下河,长约6公里,河床宽约10米;中有茶棚河,北马河等河流汇入,流至晋城北义城镇河底村汇入丹河,流域面积322.1平方公里。原称西大河,1959年改名原平河。
三是冶水,发源于陵川县城东10公里的冶头乡境内廖池村之廖池。古名冶水,冶头村以冶水之头而得名,全长约42公里,河床平均宽约40多米,流域面积517平方公里。中游呈东西流向,原称“东大河”。至下游流向转为由北而南,在丈河一带又称“北大河”。1959年改名为廖东河,因其洪水源出廖池,清水源出东瑶泉,取两村之首字为名。向西南流入晋城白洋泉河,从河东村注入丹河。
四是平田水,源出黄沙山南麓,经云谷图,天池至岭东里沟,始有泉水涌出,一路逶迤,有磨河、秦家磨泉水合流,在磢底,和十里河交汇,由孤石村和碾槽河合流,经武家湾进入河南辉县平甸乡,在薄壁镇注入卫河,为卫河之源。古籍称平田水,《水经注》称为长泉水,1959年改名为武家湾河。流域面积67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8.2%。省水利局总工说,按河流“唯远为源”原则,应为海河之源(这是一个大发现,待考)。
三、古代对地名命名原则
根据史料,一般讲来,古人对地名的命名可概括为七条原则:
1、以方位命名原则
以东、西、南、北观念,用之于地名,与东、西、南、北概念相比,“阴”、“阳”方位概念。西汉初年谷梁赤在《谷梁传》中总结了“水北为阳,山南为阳”的地名命名原则 ,东汉灵帝时的经学家服虔则补充说:“水南曰阴” 。东汉末年的刘熙在《释名·释山篇》中提出了另一种命名原则:“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这些原则均被后世广泛袭用,并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
2、以山命名原则
东汉末年的应劭解释夷陵县得名时说:“夷山在西北,盖因山以名县也” 。应劭总结秦郡之命名“或以山陵” 、圈称所称“昔天子建国名都、或以令名、或以山林” ,南朝宋人最终将其明确归纳为“因山为名”四字原则 。顾野王《舆地志》也云:钟山“古金陵山也,邑、县之名,皆由此而立” 。郦道元在《水经·淄水注》中还指出了一连串因山为名的地名:“余按泰、芜、莱、柞,并山名也,郡县取目焉”。
3、以水命名(以川命名)原则
东汉刘熙《释名·释州国篇》:“兖州,取兖水以为名也”;郦道元在此基础提出了“因水为名地”、“藉水以取名”的说法,《水经·沁水注》:“沁水以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泾州:“后魏太武神 三年於此置泾州,因水为名”;卷九濠州:本西楚州,“隋开皇三年改为濠州,因水为名”;卷一五洺州:“周武帝建德六年,於(广平)郡置洺州,以水为名”;卷二九永州:“隋文帝开皇九年平陈,置永州,因水为名”;卷三三渝州:“然则巴国因水为名”;卷三三合州赤水县:“因水为名”,总之,到了唐末,使用“因水为名”原则已很普遍。
与“因水为名”相同的还有“因川为名”原则,是“因水为名”的派生,两者同时并存,具有广泛性。《元和郡县志》把陵川得名作为例子载:卷一五泽州陵川县:“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陵川县,因川为名”;卷三0思州务川县:“隋开皇九年置,因川为名”。“卷三丹州义川县:“后魏文帝大统三年置义川县,属义川郡,因川为名”。
4、以具体地理特征命名的原则
(1)因原立名。唐贾耽《县道记》:“ 糜县,因原以为名” 。《太平寰宇记》卷二七雍州兴平县:“魏黄初元年改为始平国,因原以建名”;卷三一乾州永寿县:“因原立名”。
(2)因丘以为名。明郭子章在《郡县释名》山东东昌府丘县下说:“以丘名县也,两《汉书》山东郡县称‘丘’者不一”。
(3)因泉为名。伯希和敦煌文书五0三四号《沙州附近关山泉泽等地志》:龙勒山“其山因泉为名”。 《元一统志》卷五四二延安路:甘泉亭“以泉得名”。
(4) 因谷为名。
(5)因津以名邑。
(6)因江洲得名。
(7)因地形得名。
5、以历史事件命名原则
“因事名之”是中国古代地名命名中广泛使用的原则。唐开元十一年(723年),玄宗颁布《改丹水为怀水敕》:“宜改丹水为怀水,改丹水府为怀仁府,其乡里名号亦仰长官随事改易” 。因此,如果说“因事名之”是地名命名的原则,那么“随事改易”也是地名更名的原则。
6、以年号命名原则
首先提出地名以年号命名问题的则是北魏杨 之。杨 之著《洛阳伽蓝记》是一部关于北魏京城洛阳佛寺(伽蓝)、园林的著作,虽非专述地理,却最早提出了以年号命名地名的原则。该书卷二正始寺:“百官等所立也,正始中立,因以为名”;卷三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
到了唐朝,李吉甫将此原则简洁、完整地归纳为“因年号为名”。《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池州至德县:“本汉石城,至德二年刺史宋若思奏置,因年号为名”;卷二九道州大历县:“本汉营道县地,大历二年观察使韦之晋奏析延唐县于州东置,因年号为名”。
7、 以姓氏人物命名的原则
古代以姓氏、人物为地名者相当多,《太平寰宇记》卷九滑州:“山阳故城,魏兖州刺史山阳公所筑,城因人以立名”;卷二六咸阳县周氏陂:“汉太尉周勃家在陂,其子亚夫有功,遂赐此陂,故地以氏称之”。“因人以立名”、“地以氏称之”系此原则最初之归纳。《大明一统志》则将它归纳为:“因姓得名”
四、县名正义
根据我国古代地名命名的基本原则,给合陵川的地形地貌,陵川一名的涵义应该是一个并联词组:
1、采用“以山入名”和“以川入名”原则;
2、陵字以“山之脊”之意入名,取“太行山头”之意;川字以“河之源”之意入名,取“淇河之源、卫河之源和丹河东源”之意。而非所谓的“陵阳水”。据考:陵川境内无陵阳水资料,仅为传说而已;
3、组成“陵川”一词,取“山之脊、河之源”意思。
其实早在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卷一五就告诉我们:泽州陵川县“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陵川县,因川为名”。只是后来的人们好编书而不求甚解,用”山”忘“川”,张冠李戴,望文生义,以讹传讹,遗错至今。作为一个陵川人,有责任正本清源,,还原历史,以遗后世,给后人一个正确的答案。
盖“陵川”一名,谓“太行之脊,海河之源”,字丽文雅,意煜质璋,不愧是“中原夏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