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与狼 ◎祁素芳
陵川县汤庄乡的掌里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地处山坳中。掌,单从字面理解手掌般大小,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李、董、原三大姓氏。
掌里建村约百十多年,据说先祖们因战乱流离,逃离此地,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修建屋舍,开垦耕田,生儿育女,定居下来。
六十年代前,荒凉的山野中最常见,最凶猛的动物无非是狼了,狼伤人叼走家禽牲畜的事时有发生。狼群在八十年代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道路的开发,渐渐远离人类,消失的没了踪影。
四几年时掌里东边的山头住着一家狼,大约有八九只,地处山坳里的掌里人迫于生存,不得不与狼为伴。为防止狼群的攻击,掌里十几户人家下田劳作时多结伴而行,尤其是偏僻的地方,为惊吓狼靠近人畜,下地劳作时携带面锣,一旦发现狼的身影,鸣锣示警,一则是为惊吓狼,二是呼告塄上塄下的村民一起打狼。
小时候我们学课本里的寓言故事,认为狐狸是这个世界上最狡猾、最聪明的动物,其实不然,狼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他们捕猎时善于观察分析,团队作战,紧密合作,配合默契,懂得取舍。
掌里十多户居民都见过山上的狼,有黄皮、灰皮的,比狗体型大,尾巴垂着,牙齿闪着寒光,猩红的舌头流着贪婪的唾液,目光凶狠毒辣,不似狗眼神温和。狼的凶恶就像传说中的魑魅魍魉,大人们吓唬不听话爱哭的孩子都是“快不敢哭,再哭狼来了把你叼走”。稍大点的孩子听多了狼的凶残故事,惊得躲在炕上止住哭声。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人的温饱都难解决,养猎狗更是困难,村里仅有的一只黄狗,生性温和,加之长期的营养
不良饿的清瘦。在凶恶的狼面前也只是高吠几声逃回院子里。
为防止狼的攻击,每天日落前在田里劳作的收工回家,赶鸡进窝,猪圈挡栏,关门闭户,院子里挂上马灯。春、夏、秋天狼还是极少进村,冬天山里食物匮乏,狼时常在傍晚后进村,每听到村中唯一的黄狗锐声急吠,鸡窝里的鸡咕咕咯咯惊慌失措的鸣叫,那是狼进村了,大人们握紧了锄头趴在院门板缝上往外瞄,一、二、三只……九只狼,八只在院外的青石小径上来回独步,还有一只黄皮狼在老树下的石碾上昂首站着,威风凛凛,颇有王者风范。好在院外的猪窝挡牢了木板,狼群无机可乘,干熬一阵后嚎叫几声撤退,天亮后,男人们先在门缝里窥看,确认狼群撤退方可开门。
与狼相处,不幸终是发生了,那是1940年的初冬,一天黄昏,村里俩五六的娃秋儿、保蛋,在院外碾盘旁丢铜板,
铜板是清朝时的钱币,作废的铜板在四十年代算不上古董,一文不值的铜板成了小孩子的玩物,俩娃挖个小坑,几米外划条界限,比赛看谁先把铜板投掷进小坑里。谁也没注意,一只老狼了无生息的靠近,猝不及防的攻过来,一口咬住秋儿的脖颈,猛地一甩头,驮着秋儿疾驰而去。惊吓的六岁保蛋傻站着干嚎,听见哭声的奶奶张慌的跑出院门,驮着秋儿的狼已跑出村口,跳上田埂,奶奶呼天唤地的哭喊惊动的村里人男人们握着锄头、铁锹狂奔追赶绝尘而去的老狼。秋儿娘一路嚎哭着跑着追去。
疾跑的大人拼尽全力也无法围堵住老狼,正在这危急关头,恰村里的傻子在田边塄坎上担土,听到呼喊声,抬头一看老狼驮着孩子,扔下箩筐,握着扁担追去,傻子离刚爬
上坡的老狼近,驮了秋儿的老狼眼看追赶的人们影子越来越远,没来得及缓口气的老狼速度放慢,没想半路上遇到急红眼的傻子冲过来堵住去路,举着扁担一通狂打。狼是铜头铁牙麻杆腰,傻子并不懂,但高高抡起的扁担每一下都狠狠地砸在老狼的腰上,痛的老狼丢下秋儿仓皇逃窜。傻子抱起紧闭了眼的秋儿往村里跑,赶来救孩子的大人们围过来抢救。秋儿颈部破裂,血液浸透领口,呼吸微弱,好在老狼咬下去那口并未咬断喉咙。得救的秋儿在家人精心护理下,伤口慢慢愈合,一场灾难躲了过去。
傻子成了秋儿的救命恩人,按照乡俗,救命恩人是一生中的贵人,要拜认干爹。三十出头的傻子,因为生来痴傻,尚未婚娶,这下得了干儿,高兴的抱了秋儿傻笑,两家人走动的更亲密了。
傻子一生未娶妻,孤老的晚年守家务农的秋儿端饭倒水,床前服侍,直至傻子溘然长逝,尽到了一个干儿孝心。
脖颈上老狼留给的疤痕伴随了秋儿一生,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今年八十二岁的秋儿老汉儿孙满堂,在掌里村算是高寿的老人。
在此也祝愿狼口下脱生的老人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