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新闻报纸电子版

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
第2609期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陵川新闻

陵川新闻文学艺术 我只愿你,遍历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故乡的果园 秃玉茭

PDF阅读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03

秃玉茭

◎苏菲

端午沒赶上回家看父母,抓住端午的小尾巴张张结结赶回老家住一晚。回家的事没有告诉父母,只是不想让父母再费心思去想着给我张罗吃什么,那样显得在外地过得很苦。只要是爸妈做的,吃什么都是山珍海味。带着孩子驱车40分钟左右就到了,一进门爸妈都已经开始吃饭了,邻居家大妈也在,一阵寒暄之后。妈妈说,真会来,正好是你爱吃的秃玉茭,说着放下手中的碗就去给我和孩子一人凉上一碗,待洗手后稍停留片刻,饭的温度也刚刚好,不冷不热,这样就可以美美吃上一碗。

边吃边和妈妈聊起了家常。记得小时候细粮不充足,表弟上学也在我们家吃住,一个星期才能吃一到两次大米,每次轮不到爸妈吃就被我们三个按在了碗里,尖尖的,足足高出碗面半个。正赶上表弟和弟弟长身体,两个人吃满满两大碗都吃不饱,而每天的晚饭基本上都是秃玉茭,倒是没有人抢。以前也不稀罕,倒是日子久了,对我来说跟着岁月酿成一道特别的记忆。金灿灿的秃玉茭,加上红豆、绿豆或者红豆等等,熬得满满的一大锅汤。汤无论黄红稀浓都很甜喝起来很舒畅,加上什么菜都好吃。一般是萝卜做成的各种咸菜,中午剩的大烩菜,夏天的腌黄瓜等等。妈妈高兴的话,还会炒上一铁铖土豆丝。

通常情况下吃过午饭妈妈就开始张罗了。玉米是新的,经过机器加工,打碎去皮,玉米粒缺点边角,把光滑的外表也打粗糙了,变秃了,就叫秃玉茭。有的还会一颗打成两半,大小不一,各种形状的。去皮后的“秃”玉茭才容易煮熟。再准备点大红豆,可以是玉米豆的四分之一,或多或少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下料,拌在一起放入锅中。还得准备一口比较大点的锅,加入九分的水,正好在锅耳上,不溢出锅外为准,放在火上,先是大火煮至沸腾,沽嚕起水泡,再调成小火。八十年代初还是煤火,不像今天的煤气灶,关小即可。那时还得垫上两块抹布,小心翼翼,稳稳的把锅从火上端开,填上点调好的湿煤,用火棍透几个小孔,再把锅放上去,就让那小孔的火苗这样咕噜五六个小时,才可以达到最美的味道。在此中间如果水不多了,还要填一到两次水,正好赶在下班和放学之前,就可以出锅了。

在这还记得有一个小插曲,因为夏天的秃玉茭,是前一年玉茭过了一个冬天。那时候冰箱很少,冷藏基本靠地窑,地窖的温度是不可控的。有时候天气一暖和就会生出小虫子,吃的时候通常会多淘捡几遍,但有时候也会有漏网之鱼,吃的时候偶尔会有"小肉肉"。我就遇到过一次,看到了还以为是玉米胚芽,弟弟眼睛好看出来了,吓得我呕吐了好几天,到底吃没吃的上也不确定。那次过后我都不想吃了,生怕一个不小心又要"杀生",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可是,不吃秃玉茭还能吃什么?只是吃的时候更加仔细,嚼着嚼着,那种甜甜的黏黏的绵绵的柔柔的味道……岁月怎么就这么丢掉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丢掉了一种特殊的岁月味道?

现在生活好了,节奏也快了,毎天都白面大米早已不是问题。就是想吃秃玉茭的话,用电压力锅半个小时就搞定。但是出来总不是那个味儿,还是特别想念妈妈用煤火慢熬的那个味道。想起蹉跎岁月的童年,父母总能用最简单办法给平淡的生活,找到充满希望的味道。很多时候,尤其成家以后,对父母的依恋更加强烈。故乡已经没有以前的味道,只有父母还在,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一大碗秃玉茭,端起的是父母亲对我们最真挚的爱。如果不是他们在坚守,老家怎么会显得这么亲切?

现在一两个月都很难回去一次,想起带给生命的这块土地,想起在这块土地上薪火相传的人们,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那一股甜美的浓浓的秃玉茭味道,是不是会彻底成为记忆。所以每次回家看父母时,就要提前打个电话。父母都会早早熬上一锅秃玉茭,等待着我回来,一家人在一锅秃玉茭飘香的老房子里,共同找回岁月的沧桑和坚毅。

我也会吃上两碗,让孩子也多吃些。走的时候,父母还会准备上很多秃玉茭让我带上。带上的是父母的心,我才知道自己是个游子。我眼中饱含热泪,却不敢流下来(怕父母看到难过)……孩子说,每次回家你开上车都会哭,为什么呀?因为我有父母呀!有父母才有家!有父母的日子真好!

或者岁月就是把人变成一颗秃玉茭,没有皮就是没有家。

愿岁月安好,父母康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中共陵川县委 陵川县人民政府(copyright-2017) 地址:陵川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电话:0356-6204500 梅园东街1号
晋ICP备17010656号 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17号
关注莲花苑